5月11日,国内媒体足球报发文专门谈到了塞蒂恩炮轰北京国安的问题,并透露,实际上在北京的足球队很多都没有自己的基地。

事实上,国安多年一直备受训练场地的困扰,这一点已经不是秘密,国安队的球员们早已经习惯。 包括在塞蒂恩之前,施密特、热内西奥、比利奇、苏亚雷斯这些欧洲教练来到国安执教后,都不敢相信作为国安这样的俱乐部,竟然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基地,还要四处租借训练场地 。仅此一点,不要说和国外的豪门俱乐部相提并论,即使是和国内的山东泰山、上海申花这些老对手来说,都无法相比。
国安队最近几年一直在北京南四环附近租借一处训练场地,之前 俱乐部曾经花钱对基地内部进行了改造,建造了更衣室、会议室和治疗室,不过后来因为是违建被一夜之间推倒。 今年年初,为了让球员能够有进行力量训练的地方,俱乐部搭建了简易大棚,但前不久北京预报有超级大风,又不得不提前拆卸下来。至于主教练塞蒂恩所说的从洗手间出来想洗手的话,需要跑到浇水的水管边上去洗手,其实这都不叫事。真正影响大的是场地质量,国安这两年总是有队员在训练中受伤,与场地不平整有很大关系。
训练之后不能立刻洗澡,这对于中超球队来说也是很少见的。俱乐部为球队在训练场附近承租了一家小酒店,但有时候队员在训练后如果加练,就只能步行回去洗澡,而步行的时候至少要15分钟。于是,有的时候干脆骑着共享单车回去,这样一来浑身湿透的情况下更容易被冷风吹感冒。好在, 这样的窘境要在6月份得到解决,俱乐部又为球队寻找了一处条件更好的训练场地,新场地一直在改造之中,只不过这块训练场地同样是租借,又是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临时基地。
那么,作为一家成立30多年的俱乐部,为何一直在北京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训练基地。个中原因,对于国安俱乐部来说,只能是一声长叹。毕竟身处北京这样土地资源极度稀缺的超一线大城市,作为民营企业,想要通过市场行为获得可以建造训练场的用地,真的是有心无力。一方面是受限于昂贵的土地成本,另一方面就是能否获得有关方面的政策资源扶持都是一个未知数。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俱乐部,很多国企可以通过政府划拨或协议出让方式就可以较低成本获得土地。比如当年山东泰山俱乐部就是依靠鲁能集团的大力支持,有着稳定的资金,加上可以获得建造基地的用地,这样就可以承担训练基地这样的长期重资产投资。包括后来的申花也是如此,申花几次股改,无论是绿城还是久事,都是大型国企,依靠母公司的强力输血都能够顺利把康桥基地接下来。相比之下,中赫自从接手国安俱乐部后,就一直在面临无法解决基地的困境。
这些年来在北京曾经生存过的其他职业俱乐部,像北京人和、北京北控,都没有属于自己的足球基地,无一例外全部是租用临时的训练场地。这些都说明,作为北京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想要获得更好的生存,能够有更多发展空间,一定离不开这座城市的多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