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雅虎刊载了一篇有关中国足球的文章,并表示在近年来,中国足球的一个显著趋势是本土球员几乎完全退出了欧洲顶级联赛。
随着吴少聪回国加盟北京国安后,中国球员在欧洲五十三国顶级联赛的身影正式消失。
这种现象的形成,与过去十余年中国足球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一批中国球员曾在欧洲五大联赛闯荡,比如孙继海在曼城效力多年,被誉为俱乐部历史上的重要球员,而李铁也曾在埃弗顿踢球。
然而,随着2010年代中国足球的“金元时代”到来,中超俱乐部开始以高薪吸引国内球员留在本土发展。
尽管疫情后中国足球的投资热潮有所降温,并且实施了工资帽政策,但中超联赛的薪资待遇依然远超许多欧洲二、三线联赛。
以侯永永为例,这位曾效力于挪威二级联赛的中场球员,在转会至云南玉昆后,年薪超过了很多挪威顶级联赛球队球员。
曾在中国执教多年的亚森也坦言,大部分中国球员对海外发展兴趣不大,因为国内的高薪让他们没有动力去适应欧洲的竞争环境和文化挑战。
武磊是近年来少数有志于在海外闯荡的球员,他在西班牙人队效力了一段时间,回国后成为中超金靴。但整体而言,中国球员的海外经历越来越少,对国家队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如今,中国国家队正备战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但缺乏旅欧球员的经历和视野,可能成为他们竞争力不足的一大隐患。